今年就業形勢嚴峻,靈活就業規模大、空間大,是穩就業的重要途徑。7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措施,強調要壓實地方特別是市和區縣政府責任,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對靈活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引導勞動者合理有序經營。
就業,牽動人心。靈活就業,被寄予厚望。早在今年2月的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就提出,要“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也特別提到,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靈活就業,為何被一再強調?
答案就在問題中——正是為了“靈活”。隨機應變、靈活變通是一種治理智慧。正如今年,我國不設定具體的GDP增速目標,這正是科學務實、實事求是的體現,正是為了更加靈活地應對不確定性。將這種思路延伸到就業工作中——當前就業形勢復雜嚴峻,必須以非常之法應對非常之勢,既要保存量也要拓增量,既要穩住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也要善于從新行業、新業態、新模式中挖掘就業潛力,反復強調、大力推動靈活就業,正是根據實際情況而做出的務實安排。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市場需求實現由負轉正,并延續回升態勢。在疫情之下、變局之中,能交出這樣一份半年成績單、就業形勢能出現如此積極變化,殊為不易。當然也必須看到,我國經濟仍在恢復之中,外部環境仍然復雜,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正因此,進一步提高站位,進一步深化對“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認識,堅決落實好相關要求,至關重要。
支持靈活就業,要全力挖潛。靈活,意味著不能循規蹈矩,不能再按部就班,而必須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全力挖潛。比如,為了規范有序監管,不少經營活動都有一定門檻。這是必要舉措,舉世皆然。眼下,結合新形勢,回應新需求,可以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時間限制,依法予以豁免登記,等等。各地要堅持需求導向,抓緊梳理、清理不合理的限制,在底線之上“口子”多開一些,因地制宜對網絡零售、移動出行、在線醫療等新就業形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進一步為靈活就業搭建舞臺、拓展空間。
支持靈活就業,需要保障加碼。靈活就業,并非新事物。零工、小時工、鐘點工都屬這一范疇,近年來,微商從業者、網店老板、健身私教、公眾號博主、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靈活就業者越來越多。但靈活就業人員到底是不是用人單位的員工?這一問題,凸顯出權益保障這塊“短板”。支持靈活就業,必須創新勞動力市場的管理機制,強化對靈活就業人員勞動權益的保障,尤其是加快制定平臺就業勞動保障政策——有了足夠的“安全感”,從業者才能更放心大膽“乘風破浪”。此外,社保補貼、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稅收優惠、技能培訓等支持,可進一步“流向”靈活就業,以暖心政策、優質服務為靈活就業增加“引擎”。
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應出盡出、能用盡用,必然要求敢于出新,必須拿出非常之舉。就業關乎國計民生,更關乎千家萬戶。將靈活就業作為穩就業、保就業的重要抓手,全力支持、大力推動,必將創造出更多可能!
(廣州日報評論員 廣言)
(來源:大洋網)